茶文化中华特产网

中华特产网
汇集全国生活信息,旅游景点大全,生活百科知识

门头沟核桃

介绍:门头沟大核桃,是北京的土特产。由于在北京门头沟区的271个村庄中,有268个村庄栽有核桃树。门头沟不只核桃树多,核桃产量大,而且栽培核桃树的历史也非常悠久1介绍门头沟大核桃,是北京的土特产。来到门头沟,犹如进入核桃林。这话虽说有点夸张...

  介绍:

  门头沟大核桃,是北京的土特产。由于在北京门头沟区的271个村庄中,有268个村庄栽有核桃树。门头沟不只核桃树多,核桃产量大,而且栽培核桃树的历史也非常悠久

1介绍

  门头沟大核桃,是北京的土特产。

  来到门头沟,犹如进入核桃林。这话虽说有点夸张,但并不失其真。由于在这个区的271个村庄中,有268个村庄栽有核桃树。门头沟不只核桃树多,核桃产量大,而且栽培核桃树的历史也非常悠久,据记载大约已有1200多年。这个区的清水乡燕家台村,有一株核桃树,树龄300年开外:胸径150厘米,树冠遮阴面积将近1亩,到今天仍结果累累,让人们誉为核桃树王。

2特征

  这里生产的核桃皮薄、仁满、个大,含脂率高达4 5%左右。因而,从1964年开始出口后,出口量逐年增多,最多是那一年的,出口量达到324万斤,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%o。目前,门头沟区已成为国内要紧的核桃出口基地之一。 经过门头沟区人民数百年的辛勤栽培,在门头沟区形成了很多各具特点的核桃品种。如,外皮光滑、出仁容易的光皮核桃,壳上有洞、核仁自然外露的露仁核桃;皮薄如纸、手捏壳碎的纸皮核桃,果实成串,宛如葡萄一样的穗状核桃,等等。近几年,在科技职员的努力下,门头构区又培育出东岭9号、燕家台1号等优良品种。这类新产品种的最大特征是含油多。据试验,大家只须用手轻轻一捏核桃仁,核桃油便可渗出。

3门头沟核桃做出大产业

  1994年以来,因为各项政策的颁布充分调动了广大果农的积极性,门头沟全区有不少核桃种植户纷纷承包了当地的荒山、荒坡、荒沟,这其中涌现了不少靠核桃增收的专业户,最为典型的是清水镇的果树专业户赵连基。他自1994年承包村里荒芜多年的虫安沟,并签订了30年承包合同。此沟总流域面积1000多亩,有土地面积120亩,原有核桃树320多株及一些散生杏树、酸枣等。几年来,他艰苦奋斗,开垦荒地,昔日的荒沟变成了如今的经济沟,320株核桃树通过他精心的刨盘、打药、施肥、灌水等管理,树势有了明显的恢复。  1998年核桃产量达到1万多斤,仅核桃一项的收入就达4万多元,现在他又新进步核桃70亩,大树改劣换优也在逐年进行。

  4元一斤都是老皇历了,目前门头沟的核桃可不止这个价格,普通的都能卖到每斤12元,好的25元都未必买得到。

  承继历史 小核桃里出文章

  核桃在门头沟区栽培历史悠久。据史料记载已有1200年的历史,资源丰富,在该区别布极广,尤以深山区的清水镇、斋堂镇最多,是门头沟区要紧的经济树种之一,最高年产250万公斤。上世纪60~70年代,门头沟曾属全国核桃十大要紧产区之一,在国内、国际市场享有非常高的声誉。几十年来,尽管门头沟区其他树种进步较快,但核桃一直在该区果品生产及产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。所以说,核桃生产早已同门头沟区经济的进步及山区农民的生活息息有关。

  因为多年复杂缘由,门头沟核桃产业进步曾一度缓慢,产量滑坡。不过,自门头沟区提出了加快地区功能定位的奋斗目的将来,门头沟区科技开发实验基地作为该区核桃研究的元老机构,紧抓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契机,积极转变观念,大力进步核桃产业。几年来,依托科技项目,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,在小核桃上做出大文章。

转载请注明来源:中华特产网 » 门头沟核桃:https://www.zsoute.com/news/202506/13/3689.html